嬴政,千古一帝。“六王毕,四海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这是何等的气势。然而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刘邦攻破咸阳,秦王朝灰飞烟灭。秦始皇所设想的万世帝业,竟然短短15年就土崩瓦解。关于大秦帝国的覆灭,史学家众说纷纭,但均把“奢”视为重要原因之一。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亡于奢”的揭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又是何等的奢华享乐?秦始皇在并灭六国的过程中,就将六国宫殿的图样描绘下来,在渭水北岸依样修建,又将六国的后宫佳丽收纳其中,供一人享乐,觉得还不满足,又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建造了规模更为宏大的朝宫,“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还仅仅是它的前殿而已。秦始皇不仅修建豪华宫殿供他生前享受,而且还为死后准备了同样豪华的陵墓,骊山墓就是他苦心经营的宏伟工程。这项工程开始于他即位之初,直到30余年之后他病死,尚未完工,而由秦二世继续修建。秦二世即位后,享乐奢靡之风愈演愈烈,终引得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群雄并起而亡秦。
我们很难想象阿房宫是多么气势磅礴、富丽堂皇,但我们能想象到大秦帝国的糜烂之风盛极一时。我们为阿房宫的消失而叹息,但我们更应该为大秦帝国的覆灭而悲哀和反思。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京,把进京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并告诫全党绝不当300年前的李自成!毛泽东之所以这样比喻,源于他对时事的全面洞察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源于郭沫若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沉思,深刻阐述了朱明王朝覆灭的历史必然;同时也沉痛揭示了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政权在取得全面胜利后迅即宣告败亡的历史教训。郭沫若认为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不但武艺高超,而且治军严明,起始如风起云涌,但是在极短时间内取得巨大军事胜利后滋长了骄傲情绪,把明室的专制和腐败接受过来,纵声色、夺名利、掠财物,在组织上、作风上犯了严重错误,最终酿成了历史悲剧,其败如风卷残云。毛泽东读完《甲申三百年祭》后感慨万千,亲笔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正是基于对历史教训的总结,毛泽东在全国胜利前夕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法宝,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个伟大的胜利。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我们能看到国未富而奢已盛。可曾见 “一席抵万金”的豪爽?可曾见“一掷千金情人笑”豪放?可曾见婚丧嫁娶的“高朋满座”?可曾见夜夜“歌舞升平”?可曾见雨后春笋般的摩天大楼?奢靡之风吹遍这个古老的国度,已深深渗入党政官员、富商巨贾、大众百姓等各个阶层和领域,正腐蚀着国家肌体和价值体系。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人就很容易去善就恶迷失做人的责任。一个国家如是,一个政党如是,一个个体如是。
李商隐 “咏史” 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即是说历朝历代无论国家还是家庭,成功都是由勤俭开始的,败亡都是由奢侈带来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秦因“奢”而亡,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对于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党始终是引以为鉴的。因为,人心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 如果不能祛除奢靡之毒瘤,我们就很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白杨/文
上一篇:可叠加的进步——《富足》读后感
下一篇:《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