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员工天地 陕西天地建设有限公司 > 企业文化 >员工天地

工程招投标审计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05-23 11:57:54 阅读次数:1051

       一、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标文件不规范,设置高门槛或主观性条件。出于对本地区、本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发标单位往往在招标文件中设置较高的门槛或量身定做,通过这些不合理的条件,将很多投标人挡在了门外。
一是资质等级要求高。可以由二级资质完成的项目,一定要求具有一级甚至特级资质的,可以由专业承包资质完成的却要求有总承包资质,表现出建筑市场资质的高消费。
二是企业业绩范围窄。当前,大多数工程项目招投标中都要求有“同类工程业绩”,而且这种同类工程的业绩要求及其解释说明过窄,导致许多投标单位没有机会投标。因此,“同类工程业绩”成为许多投标人不可能跨过的高门槛,也成为部分招标人在排斥潜在投标人惯用的操作手法。
三是企业注册资本金要求高。按照《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可承包单项合同300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而没有其他限制性条款了,而在招标时要求一级企业注册资本金1亿元以上。这个要求不合理,因为在住建部发布的新资质标准中只对一级企业的净资产1亿元以上进行了规定,而对承包工程范围取消了与注册资本金挂钩的限制性条款,所以在招标中不应再设置这样的限制性条件。
四是评标加分标准多。在招投文件时经常出现评标加分标准,诸如获省市优秀工程、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优秀项目、文明工地、安全生产、重合同守信用等条款加分的名目。
五是“量体裁衣”设置评标程序和办法。所谓量身定做是指招标单位或业主根据选择或看中的投标单位的业绩、注册资本金、施工组织设计等,设置评标程序和评标办法。如某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有同类规模污水处理厂业绩4项、投标限价、省级优秀项目4个等加分条件,基本上按照事先业主意向的施工单位来设置,最终达到中标的目标。
(二)项目评标不规范。评标是招投标环节中十分重要的阶段,评标能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决定着整个招标投标活动是否公平和公正;评标的质量决定着能否从众多投标竞争者中选出最能满足招标项目各项要求的中标者。
一是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够规范。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实践中,按照招投法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应由招标人组建,对于必须招标的项目,经济或技术类专家须从国家或省级以上专家库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而实践中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大部分都由招标人从本行业、本系统相对比较熟悉的人员中选定,如某改造项目招投中,评标专家的选取中从某市发展改革委专家库中选取5人,招标人代表1人、招标代理公司1人组成,该7人组成评标委员会,未严格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来组建评标委员会,对评标的公正性以及评标的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也极易受招标人的影响。
二是评标方法不够科学。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看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串通投标。串通投标(简称串标)是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活动中的一大顽疾,其严重干扰了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市场秩序,助长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风气,给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隐患。在招投标实践中主要存在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以抬高或压低工程造价,以达到中标目的,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通过招标人获取标底或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信息等,以及招标人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假借资质工程挂靠转包。虽然法律明文规定挂靠、转包行为的违法性,但实际操作中挂靠、转包行为层出不穷,隐蔽性也越来越强,其中最具隐蔽的一种做法便是假借订立内部承包合同,实为挂靠、转包的行为。很多建筑企业为规避法律风险,采用长期与挂靠人和受转包人签订用工合同,所有工程的权利义务均由实际施工人承担,包括人员组织、施工机械租赁和购买以及资金筹集甚至承揽项目等都由实际施工人完成,这种做法隐蔽性极强。由于无法核实是否是挂靠、转包,目前发包人采用的普遍做法是提高资质等级以尽可能规避风险,而这样的风险规避方式又进一步导致资质高消费现象泛滥,导致低资质企业业务不足,被迫挂靠更高资质的建筑企业承揽项目,严重扰乱了建筑施工行业的秩序。
(五)招标代理不规范。部分招标代理从业人员是其他行业“转业”而来,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高低差别较大,招标代理整体素质不高,执业过程中存在不专业不规范行为。通过近几年在审计实践中发现,招标代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代理人不熟悉业务,工作不到位,不认真研究招标项目,不深入研究项目资料,也做不到利用专业知识按项目特征为招标人提供招标咨询建议;部分代理机构没有合格的从事招标的专职人员,在施工、物资设备采购、服务类招标文件中不能很好的体现招标内容特征,格式内容“千篇一律”,出现串套;一些招标代理没有编制招标控制价的能力,临时“组队”,水平低,甚至出现用非专业从业者编制招标控制价。
       二、采取的对策及建设
(一)及时公开招标信息。规范招标信息发布,构建招投标信息采集、发布统一电子平台,让建筑工程有关单位及人员基本从电子政务系统中产生,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上规范建筑市场招投标环境。
(二)加强招投标过程管理。实行招标终身责任制,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施以重罚,预防行政干预,避免投标中“陪标现象”的发生。招标人对于公开招标项目要利用媒体发布招标公告信息,从评标制定到开、评、定、中,严把合同备案等环节,把评标作为最重要的一环,保证公平、公正、合理。评标办法要科学合理、操作准确,可以采用综合评分法,也可以采用最低价中标法。
(三)强化评标专家管理。科学合理的按专业分类对评标专家进行设置。规范招投标,提高评标质量水平,就要严格评标专家的申报初审,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确保评标专家专业符合评审项目专业要求。规范评标专家管理一要把好专家人口关;二要严把考评关;三要搞好学习培训。
(四)强化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加强招标代理内部机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一些规章制度,对代理项目做好质量控制,完善招标代理关键性文件的审批审核制度,确保招标代理过程合规合法。规范经营行为,确保招标代理业务合同用规范文件签订,严格招标代理收费,依法开展代理活动,维护招投标代理秩序,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信誉。进一步加强专职人员招标代理队伍建设,提高专职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严肃业务纪律,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招标代理。
(五)加强招投标监督。严格招标公告,无论规模大小,必须公开招标的要将招标公告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保证投标者通过统一渠道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同时,招标公告需要及时刊登报建号,确保招标项目技术文件齐全、信息真实、资金充足、来源及时。严格招标文件审查,结合实际,掌握刚性指标。
(六)推进招投标的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是做好招标质量保证、使
编/李盼